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,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,党的干部丢失初心与信仰会如何?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掷地有声地向我们阐释了答案,即丧失党、国家和人民的信任,受到法律的制裁。为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,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,桃源县人民法院一直加紧进行各项教育整顿。在这期间,我对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有了自己的理解。
遇挫折时我时常沮丧迷茫,后常问自己当初缘何选择法学这门专业、又因何成为了法院人?是学生时代的我对公平正义的向往、对能捍卫群众权利法官的崇拜、更是对法院威严正气的敬仰!在褪去学生身份成为法院人后,深知将初心和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,才是捍卫初心,坚守信仰的的佳措。
心正。古人云:修身在正其身。心正了,方能修正其身。何为心正?我认为除了放之四海皆准的诚信、善良、孝心等等良好品质外,不同的岗位有其更为细化的要求。对于法院人而言,心正一方面是要求法院人从立法宗旨去正确第理解法律;另一方面是保持理性,用平等的眼光和方式对待当事人,分清情与理的边界。情和理并不完全背离,喜怒哀乐是人心所不可少,但若不能自察并克制,任其行动则易心思不正。用理智克制自己的愤恨、畏惧、偏好,做到中正平和、不畏强权、不贪利好。
行端。一日一钱,千日千钱;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自小人人都学过“小时偷针,长大偷金”的故事,道理人人倒背如流,但人性具有弱点,当相同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,总会有侥幸心理,总认为“查不到我”,而东窗事发时个个又悔不当初。世上无后悔药,与其做无用功地去悔,不如在源头行为上就克制。“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”看似是革命时代“老”的精神,实际话老理不旧,无论何时何代,原则底线切不可破。话说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”。共产党人、法院人无论何时何种境遇,独善其身远不够,还应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,展现法院人刚正不阿、“路见不平,拔刀想助”的气魄,时时提醒、监督身边人。与良人交,跟益师学,营造风气齐正的交友圈。正所谓“蓬生麻中、不扶而直,白沙在涅、与之俱黑”,不良风气对人的影响巨大,风清气正的环境需要人人以身作则,更需要相互监督。
《华严经》中 “初心”一词,被人民凝练成了“不忘初心、方得始终”,意在告诫我们,唯有不忘自己的初心,找准出发点,以信念为支撑,定能握住自己的梦想,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“小梦”,聚集而成就伟大的“中国梦”
分享到: